短膜壳绦虫病

短膜壳绦虫病

概述:短膜壳绦虫病(hymenolepiasis nana)是由微小膜壳绦虫(hymenolepis nana,短膜壳绦虫)寄生人体肠道所致疾病。

流行病学

流行病学:人及鼠类为感染源。本虫分布全球,我国多数地区均有发现,儿童感染率较高。

病因

病因:成虫长25~40mm,宽1mm,头节有吸盘4个,顶突有单列头钩20~30个。颈细长,颈后有体节100~200节,少数多达1000节,每节片有圆形睾丸3个,卵巢分2叶,妊娠节中子宫呈袋状,含虫卵80~200个。虫卵无色透明,椭圆或圆形,大小47~37μm,壳薄,壳与胚膜间充满无色液体。胚膜两端各有细丝4~8根伸出,胚膜内有六钩蚴(图1)。
    成虫寄生宿主小肠上端,虫体末端妊娠节片常在脱落前崩破,虫卵散出,随粪便排出。虫卵被人或鼠吞食,在肠内孵化,六钩蚴逸出即钻入小肠绒毛发育成似囊尾蚴,回入肠腔,吸附肠壁,约在感染后1个月成熟产卵。其虫卵亦能在肠内孵化,形成自身重复感染。另外,蚤类及多种甲虫可成为中间宿主,甲虫吞食虫卵后孵出六钩蚴,入其血腔发育为似囊尾蚴,甲虫如被人或鼠类吞食,即可受染。

发病机制

发病机制:成虫与幼虫大量感染可引起小肠黏膜机械性与毒性刺激。头节吸盘、小钩、体表的微毛对人肠黏膜有明显损伤;虫体分泌物也可产生毒性作用。在成虫附着的肠黏膜发生坏死、溃疡、细胞溶解以及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。幼虫侵入也可以破坏黏膜绒毛,引起小肠吸收与运动功能障碍。本病反复自身感染为常见现象,故可造成严重感染。国内王胜淼等报告(1956)在人体感染的虫数可达l500条,最多一例为37482条。
    微小膜壳绦虫感染,在宿主体内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。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,特异性IgA,IgG,IgM均有不同程度上升,肠灌洗液特异性:IgA和IgE也有所增高。动物实验证明,血清特异性IgG和IgE抗体可被动转移保护性免疫力。此外,保护性免疫力与T细胞有关,T细胞被动转移也能影响免疫力。

临床表现

临床表现:感染轻者可无症状,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胃肠和神经症状,如恶心、呕吐、食欲缺乏、腹痛腹泻,以及头痛、头晕、烦躁和失眠,甚至惊厥等。有的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和荨麻疹等过敏症状。贫血也较常见。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略增多。

并发症

并发症:并发阑尾炎。

实验室检查

实验室检查:粪便中查见虫卵或妊娠节片,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略增多。虫卵数稀少者可用氯化钠或硝酸钠饱和液漂浮法浓集,取表面液体镜检。

其他辅助检查

其他辅助检查:目前暂无相关资料

诊断

诊断:粪便中查见虫卵或妊娠节片即可确诊。虫卵数稀少者可用氯化钠或硝酸钠饱和液漂浮法浓集,取表面液体镜检。

鉴别诊断

鉴别诊断:应与其他绦虫病相鉴别。

治疗

治疗:吡喹酮,15~25mg/kg,顿服,疗效可达98.5%。还可采用槟榔煎剂、氯硝柳胺或甲苯达唑等,须连续治疗3~5天。

预后

预后:本病的预后良好。

预防

预防:注意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。灭鼠,做到食前便后洗手,食具消毒。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